一直以來,關于三星將撇開Oculus獨立推出PC端(或一體機)VR頭顯的消息便真真假假此起彼伏,如在今年3月底的三星新品發布會上,該公司某高層便曾公開證實,三星本部目前已在積極研發與PC聯合使用的高端獨屬頭顯。
而5月初一則關于三星電子有意收購 LED 面板制造PlayNitride的新聞也再次觸動了業內很多人的神經。
據悉,這起收購案的發起或與PlayNitride所掌握的一項微型LED芯片制造技術有關。有相關媒體指出,除了能夠極好的補足和完善三星在原有傳統電子產品制造領域的技術短板與未來產業布局外,這項價值超過1.5億美元的新型技術對三星公司虛擬現實業務的發展也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便三星成功掌握了該技術并應用于自家VR頭顯開發項目中,但鑒于這項被稱為“PixelLED”的微型LED技術本身存在的問題,其完全商業化至少要在幾年后。而以此為時間軸點,人們推測應用該項技術的VR頭顯最早也得在三年之后才能夠與廣大消費者見面。
因此,盡管當前很多三星產品簇擁者仍不知疲倦的為三星VR獨屬頭顯的出世造勢并尋求佐證,但無情的事實卻再次表明這似乎依舊只是這些人的一廂情愿而已
——事實上,VR日報認為,無論是從技術、市場、企業自身發展等方面來分析,三星公司恐怕都不會在短時間內推出自己的獨屬PC端VR頭顯產品。
需要掙脫困境,但虛擬現實并非最重要的那根救命稻草自2016年8月, Galaxy Note7手機發布后的第一聲爆炸響在朝鮮半島回蕩開來,之后又深陷韓國政治丑聞的三星公司似乎從此陷入了麻煩的漩渦。
據三星官方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31日)財報顯示,因受到先前Note7召回等一系列負面狀況的影響,三星IT和移動通信部門營業利潤1.07萬億韓元,銳減46.8%;而在資本市場上,三星股價在“爆炸門”事件后甚至曾兩天內連續下跌超過11%,創下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兩日跌幅。
對于三星遭遇的這種窘狀,很多人不免將其與近段時間以來不斷調整智能機策略,收縮原有產業并將出售手機工廠的款項用于推動VR領域的HTC公司聯系起來,再加上三星近期在VR領域動作頻頻,一時關于三星或將加速自身VR產業發展,以此擺脫當前困境的說法甚囂塵上。
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與HTC連續8季度虧損的糟糕經營狀況不同(2017年HTC第一季度凈虧損約4.57億元),在此之前三星公司總體一直都處于蒸蒸日上的盈利狀態,并沒有陷入營業額大幅度虧損的泥沼,只是突然爆發的問題讓它一時有點措手不及而已。
事實上,就總體而言,盡管三星IT和移動通信部門營業利潤大幅下降,但同比增長1.5%,三星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50.55萬億韓元的總收入數據并不難看,其半導體部門、顯示面板部門以及設備解決方案部門大幅度增長的搶眼表現不僅完全抹平了前者的失利,同時也帶來了營業利潤9.90萬億韓元,同比增長48.2%,凈利潤7.68萬億韓元,同比大漲46.3%的優異表現。
引用《財富》雜志的話來說,“要想打倒一個具有較高承受能力的綜合性企業,光靠產品失敗和政治丑聞是不夠的。”
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就目前而言,三星并不需要如HTC那樣“迫切”的依靠VR來拯救自己,從而也讓其VR戰略在游刃有余進退自如的同時,為三星獨屬VR頭顯究竟會在何時何地出現增添了太多難以捉摸的未知性元素。
從當前全球三大主流VR頭顯機型(移動端、PC端與一體機)的產品類型格局逐步穩固成型的現狀看來,隨著各項相關技術(包括位置追蹤技術、5G網絡數據傳輸技術等)的不斷進步,以及智能手機本身(包括硬件與軟件)的趨向性自我進化,再加上相對低廉的價格與便捷的使用方式,以Gear VR與谷歌Daydream VR為代表的VR移動端產品可以說是整個VR行業中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重要領域——它所蘊含的巨大發展前景與價值也因此早已為人們所認知與接受。
正是以此為重要市場背景,早在今年1月的CES 2017大會期間,三星便曾宣布Gear VR在全球的出貨量到當時已突破了500萬臺,而據近日由全球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 Research公布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Gear VR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銷量已達到78.2萬臺——即便是如今風頭正勁的psvr也只能以37.5萬臺的數量屈居第二。
由此說來,盡管從售價、技術含量等方面來說,Gear VR遠無法與htc vive、Oculus Rift以及PS VR等產品相提并論,但作為一款在移動端VR頭顯領域中呼風喚雨的優秀產品,在Gear VR對未來VR市場的整體發展格局有著極其巨大的實質影響力,且自身發展潛力尚未被完全挖掘的前提下,三星公司身為這款產品最重要的幕后掌控者,其實并不需要急急忙忙將自己投放到PC端VR頭顯的戰場中去開疆拓土。
事實上,對于已在VR移動頭顯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三星公司而言,或許由全球金融及企業信息調查機構IHS Markit近期提供的一份關于三星2017年將銷售412萬臺Gear VR頭顯,到2018年將完成1000萬臺銷售成績的預測報告,能夠成為三星堅定的繼續深耕VR移動端市場,不急于進入PC端VR頭顯市場的一劑強心針。
而目前,三星的一些市場行為也確實是遵循這一原則而來的。如早前隨Galaxy S8 系列和新款 Gear VR 的發布,三星便專門推出了11 個視頻教程,詳細介紹了如何使用最新旗艦智能手機來連接VR頭顯,并在美國和澳大利亞保留買Galaxy S8送Gear VR的捆綁優惠政策。
從表面看來,三星此舉的最直接目的在于將Gear VR作為營銷工具來推進 Galaxy S8的銷售,但在客觀上,卻也不斷擴大了Gear VR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數量,從某個角度來說,Gear VR已悄然復制出一個有類于PS VR的基本盤布局(PS4全球累計銷量達6000萬)。
盡管在未來Gear VR還將遭遇谷歌Daydream VR等競爭對手的強力沖擊與挑戰,但所謂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對于必定將分得一塊碩大市場蛋糕的三星而言,它早已立于不敗之地,又何必急于去蹚PC端VR頭顯的那灘渾水呢?
首先,從純制造技術的角度來說,三星絕對擁有獨立制造PC端VR頭顯產品的技術與實力——關于這一點,除了三星天然擁有著VR視覺解決方案(全球首屈一指的屏幕技術)之外,我們也能夠從該公司近幾年來不斷公布的一系列與VR有關的新型技術專利看出,三星確實已具備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底蘊。
而其與Oculus一直保持的合作伙伴關系甚至能夠讓我們相信,通過雙方的相互交流與學習,以三星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工藝,它絕對能夠在短時間內推出一款在水準上遠超當前主流PC端VR頭顯的消費級產品。
但問題在于,或許正是與Oculus之間一直保持的合作關系,在讓三星在早期受益的同時,也對它造成了“捆綁”——這種“捆綁”不僅包括我們通常所認知的資金、法務、渠道等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包括了很多“技術”上的牽扯。
在三星沒有其它想法,一門心思與Oculus合作的前提下,上述的這些“捆綁”當然正面效應居多,但一旦三星想要“另起爐灶”,那么在當今這個知識產權全球“橫行”的時代,這些“捆綁”就必定會成為鎖住三星VR戰略的絞索,讓其無法動彈。
以一起在行業內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為例——最近將Oculus弄得一腦殼腫塊的ZeniMax便是牢牢的抓住前者——“非法盜用自家商業技術機密”的把柄狠敲了一大筆——而在事件的最新進展中,三星也因Gear VR中存在來源于Rift的大量底層代碼而被盯上了……
從上述分析看來,盡管三星時不時爆出要推出PC端VR頭顯的消息,但VR日報卻認為這是其在向外界,乃至Oculus顯示“技術肌肉”,擴大自身在VR領域的影響力,增強自身話語權的一種表現——即便三星真的有這種“出軌”的念頭,但想要真正付諸實現,至少也必須是該公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脫離“捆綁”的束縛,并有能力承擔相應后果之后了。
除此之外,其實三星公司目前的精力有限,有著太多業務牽扯,無法將全部注意力集中于VR領域,也是其不會在短期內推出自家獨屬產品的主要原因。
總而言之,或許我們能夠在未來的某天看到屬于三星的PC端VR頭顯產品,但這個時間至少也得是在三年,甚至更久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