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硅谷一直是孕育偉大夢想的沃土。在第一次互聯網繁榮時期,硅谷中的新創企業要么飛速發展,要么悲壯的頑抗而亡。
北京時間10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紐約時報》今天發表了聯合署名為BRAD STONE和MIGUEL HELFT的文章,文章表示,面對全面爆發的經濟危機,硅谷中的互聯網新創公司開始放棄曾經的遠大夢想,只求能生存下去,以下為其全文:
生存下去成為首要目標
硅谷一直是孕育偉大夢想的沃土。在第一次互聯網繁榮時期,硅谷中的新創企業要么飛速發展,要么悲壯的頑抗而亡。像Pets.com和Webvan這些因網絡泡沫破滅而倒閉的公司,它們的經歷現在也已經成為創業者的傳奇故事。
投資者和企業家們表示,在當前的經濟低迷時期,新創公司正在采取一種戰略,它們希望借助這個戰略能堅持度過這個難關,而不是“吹燈拔蠟”。
為了保持現金流轉,許多科技行業的新創公司紛紛裁員或縮減開支。它們暫時將“成為像Google這樣公司”的夢想束之高閣,轉而向低調的小型節儉公司發展,重新為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希望在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中能生存下去。
Zivity是一家圍繞名模圖片建立起來的社交網站,如果在以前,像它這種不能贏利的互聯網新創公司可能已經變成了又一個“網絡炸彈”。盡管它收入微薄,而且只有2萬個注冊用戶,該公司每月只需支付8000美元來租用洛杉磯的辦公室。但是在最近收到了來自投資者的800萬美元投資資金后,它還是在本月裁掉了其22名員工中的8個人,以節省出足夠的資金來堅持到2011年,即便經濟低迷時期持續更長時間也可以生存下去。
Zivity的聯合創始人Cyan Banister表示,“我們認為公司有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產品,我們應該能夠經受住這次經濟危機的考驗。”
機遇和挑戰并存
即使在經濟正常的時期,多數新創公司也會遭遇失敗的命運。但是,它們的一些特點也可以讓它們更輕松的創建Web 2.0風格的新創公司,例如非常低的固定成本,可以使用薪水非常低的海外程序員,以及通過便宜的方式來實現網絡廣告。這些因素也使這些舉步維艱的公司能夠更輕松的削減運營成本,以把經濟危機對它們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安全度過經濟低迷時期。
風險投資公司合廣投資(Union Square Ventures)的合伙人Brad Burnham表示,網絡新創公司不會再按照以前相同的方式倒閉,他認為上一代互聯網公司生存非常困難,而且多數夭折。而現在的公司與以前不同,它們更機警,更明白什么時候該更加節儉,他表示,這些公司不會碰壁。Burnham先生表示,這一代網絡公司可以更高效的使用現金。
在硅谷唯一肯定的事情是,生存問題將迅速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在線顯示廣告曾經幫助推動了新的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但是現在這種廣告業務卻在下滑。新創公司的風險投資商和其它投資者,例如對沖基金,正在減少投資。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依然大門緊閉,潛在的收購者——例如Google、雅虎等——卻自顧不暇。許多企業家和交易發起者認為,經濟動蕩時期的確到來了。
有錢也要省著花
風險投資家們已經開始大談節儉之道,并督促他們已經投資的新創公司通過降低成本來保持贏利。他們的建議具有共同的主題:裁員,不要期望能迅速的賺到更多的錢。
而企業家們似乎也在聆聽風險投資家的建議。舊金山的網絡廣告公司AdBrite盡管已經籌集到了3500萬美元風險投資,為了明年實現盈利,最近還是裁掉了它的三分之一員工——40名員工。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Iggy Fanlo曾在第一次網絡泡沫破滅時運營了一個名為Shopping.com的電子商務網站,他表示,他想起了當時一輪又一輪的裁員是如何挫傷了員工的士氣。他表示,“我以前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裁員1000人后依然宣告倒閉,而這次我希望能自信的面對員工說,我們能夠贏利。”
現在似乎每一天都會出現新一輪裁員。在最近兩周中,音樂網站Imeem、社交搜索網站Mahalo、視頻搜索引擎SearchMe、房地產網Zillow、互聯網廣播網站Pandora和社交網站Hi5,都無一例外的進行了裁員。
對于很多企業家來說,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生存下去。對于視頻博客服務公司Seesmic來說,今年5月份獲得了600萬美元的投資,但是三年后它也將迎來自己的最后審判日。為了使這筆資金能夠使用時間更長,其首席執行官Loc Le Meur最近采取了三分之一的員工,同時還砍掉了與視頻服務沒有直接關系的所有項目。
Le Meur先生表示,“如果這些措施在三年之內不能見效,公司將面臨倒閉危險,相反,如果公司能度過這段困難時期,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即使那些沒有顯赫歷史和收入的公司也表示,它們能夠在這個漫長的經濟衰退時期生存下去。
Lala是一家位于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的音樂網站,最近已經削減了兩個音樂服務,并且開始聯手大型音樂品牌公司開辦了第三家網站。三年前,該公司募集到了3500萬美元的資金,得益于其財政穩健政策,至今還有2000萬美元在銀行中。最近它推遲了員工數量翻番的計劃,并且將其多余的辦公房間進行出租。
Lala的創始人Bill Nguyen表達了身處硅谷經濟寒流中的一種解脫感,他表示,“這次全面爆發的經濟危機讓我不用必須考慮如何實現增長。”
破產咨詢公司隨時準備開張
這次經濟危機給硅谷企業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全面重新設定自己的預期。大多數企業家不再大規模發行股票,也不再進行震動市場的收購交易,而是選擇了忍耐。但是,如果沒有足夠多的人來使用這些新創公司的服務,它們的收入增長的不夠快,也就不能引起潛在收購者的注意,僅僅求生存的想法看上去也并非如此正確。
帕洛阿爾托的新創公司Faraday Media正在嘗試為它的用戶創建一個個性化的互聯網服務,該公司沒有收入,沒有辦公空間(五個員工全在家中辦公),也很難有機會從最近變得更“吝嗇”的投資者手中籌集到資金。
Faraday Media的創始人Chris Saad表示,公司沒有理由放棄。他表示,“我們堅信,我們正在創建的公司和正在研發的技術,可以從根本上重塑Web網絡,無論需要花費多長時間,我們都會堅持去實現這個目標。”
如果這些剛剛具備雛形的新創公司真的在這次經濟危機敗下陣來,對于像Sherwood Partners之類專注于破產咨詢和公司倒閉業務的公司來說,或許正是它們期待的事情。到現在為止,Sherwood Partners還沒有進行上次經濟危機中所做的行動,但是該公司的合伙人Martin D.Pichinson正在為新企業破產做準備工作,正如許多新創公司所承認的一樣,并不因為它們想生存下去就能真的不會破產。
Pichinson先生表示,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將要宣布倒閉的新創公司,當投資者表示需要關閉它們時,我們就開始關閉其中的一部分公司。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