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有關PPG陷入債務糾紛和面臨資金斷鏈等負面消息沉寂了一段時間后,近期,關于PPG再次從美方融資1億美元開拓美國市場的消息甚囂塵上,這也引起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
在有關PPG陷入債務糾紛和面臨資金斷鏈等負面消息沉寂了一段時間后,近期,關于PPG再次從美方融資1億美元開拓美國市場的消息甚囂塵上,這也引起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但人們更想知道的是,PPG這1億美元的具體來源,以及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何以獲得如此高額的資金投入。
1億美元來源撲朔迷離
到目前為止,多家媒體報道了PPG融資的新聞,根據消息,PPG這筆高達1億美元的投資,超過了前三輪8000萬美元的融資總和。
讓人疑惑的是,1億美元投資消息公布以來,多數媒體都沒有標明消息來源,除了有關媒體引用內部高層證實,其它渠道均未能獲得此次融資的具體細節。因此,有很多人對PPG獲得新融資提出質疑。“我倒是不懷疑PPG融資的可能性,但是對于1億美元的融資額確實感覺有點吃驚”,有服裝業內人士表示。
在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PPG還可以獲得比此前三輪融資總和還高的融資額度,且其投資方為美方投資者,加之公司網站首頁拋出的低至3折的信息等諸多背景,不能不使人對PPG的1億美元融資產生質疑。
記者就此次投資方的身份致電PPG首席營銷官趙奕松,想從他那里了解融資具體細節,但被PPG工作人員告知,其最近一段時間并不在國內。而當記者就這則新聞提出采訪的要求,也被該公司以市場部沒有人為由婉言謝絕。
債務四起否認資金斷鏈
記者昨日聯系曾為PPG提供代加工服務并發生糾紛的江蘇虎豹集團,想要了解關于欠款糾紛的后續發展情況,但各個部門對此事三緘其口,給出的答案除了“不清楚”,就是“這個不屬于我們部門管轄”。
今年3月,PPG創始人兼CEO李亮曾攜同PPG高層一同在上海澄清之前有關PPG債務糾紛和資金斷鏈等多個傳聞,李亮很明確地指出,“PPG資金鏈并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并認為一個公司涉及債務糾紛是極其正常的事情。
在澄清發布會過后不到三個月,又先后有兩家廣告傳媒公司在上海媒體刊登大篇幅“債務催收公告”,索要PPG所拖欠的分別為165萬余元和621.85萬元的欠款,這使得PPG再次陷入信任危機。
記者昨日聯系了上述兩家追債公司,其中一家電話一直無人接通,而另外一家公司負責“追債”的徐小姐表示,這屬于企業間的事情,之前已經請示過領導,對與PPG的債務拒絕向媒體透露任何信息。
如今,在獲得資金額度龐大的新融資后,PPG從道理上來說,應該具備清償債款的能力。但是,某一一直向PPG追債的公司以“還沒有還債”的簡單答復回復了記者提出的PPG是否已償清欠款的問題。
PPG業務經營或已生變
暫且不說新融資是否真的存在,權當1億美元已經落入了PPG的口袋,其日后的經營重點也可能因為新資金的引入而生變化。
PPG曾先后在2006年和2007年獲得兩輪投資,更吸引了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大量資金的投入,并在今年3月獲得來自三山投資3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總融資金額已經達到8000萬美元。
按照幾大風險投資機構占據40%的股權計算,此次融資后,PPG“掌舵人”李亮的股權被進一步稀釋,美方新投資公司也可能成為第一大股東。加之消息稱融資的80%將用于美國市場的開拓與發展,并將在全球范圍建立采購中心,不得不讓人揣測PPG業務將會向海外逐漸轉移。
9月初,PPG公司COO黎勇勁卸任,進入土豆網擔任高管;而PPG的首席營銷官趙弈松也處在“非辦公”狀態,并且目前PPG網站更一如既往地進行著“大甩賣”。有品牌營銷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與前些時候服裝“輕模式”占據市場相比,如今的PPG面臨國內幾十家服裝直銷企業的圍剿,征戰海外市場恐是無奈之舉。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