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IETF最新發布的中文郵件地址系列國際標準,騰訊網日前展開的調查顯示,中國網民普遍看好中文郵箱名的應用推廣,其中,高達86.93%的受訪網民希望擁有類似“楊元慶@聯想.中國”、“梁山伯@祝英臺.中國”這種純中文郵箱名。此外,高達78.32%的受訪網民認為率先推出中文郵箱名服務的廠商有望分羹更多電子郵件市場份額。
由于ICANN預計2009年“.中國”域名將正式啟用,有專家預計,“聯想.中國”形式的中國域名在2009年將得到廣泛普及,大量企業將擁有和開通自己的“中國域名”。屆時,基于中國域名的全中文標識的郵件地址也將迅速被中國企業和個人所啟用。
中文郵箱名有助多極化
網民關于中文郵箱名的討論異常熱烈,很短時間回帖就達到近千條。一位網友感嘆,“如果有一天中文能像英語那樣可以世界通用,我們的民族是多么榮耀。”
當然,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比如有網友質疑,母語化了還怎么國際化?隨后,這種聲音遭到更多支持母語郵箱名網友的激烈反駁。一位網友說,我用的是中文版windows操作系統,中文輸入法,為什么郵箱名必須用英文?再者說,我的郵件99.99%是發給國內朋友的,既然郵件發送對象都是國內朋友,用中文郵箱名不是更方便?
調查顯示,在中國,電子郵件的使用率僅62.6%,是本國互聯網基礎應用中比例最低的,而在美國,這一比例高達92%。由此可見,純英文的郵件地址記憶難度大且不易口耳相傳,極大制約了非英語語系國家網民對互聯網基礎應用的使用。
顯然,中文郵箱名在記憶簡便等方面獲得了網民的巨大認同。一位網友表示,中文郵箱名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來自哪個公司哪個朋友的郵件。
引發郵件廠商貼身競爭
專家表示,中文郵件地址可能將給網民生活帶來一些變化,戀人之間互贈個性化郵箱名,比如熱戀中的人可以申請類似“男友名@女友名.中國”的中文郵箱名(例如“許仙@白素貞.中國”),給自己的戀情增添一些時尚元素,不僅可以把熱戀中的情書留在里面,還能共同給未來寫信;而對于各大企業來說,可以給所有員工配備“員工名@公司名.中國”(例如:“楊元慶@聯想.中國”)的純中文郵箱名,不僅能更好的承載企業品牌,還有助于企業品牌形象的統一。
有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大量企業將陸續開通“員工名@公司名.中國”純中文郵箱名與以前的英文郵箱配套,這種需求將對網絡服務商、郵件服務廠商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電子郵件市場的格局或將因此改寫。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占世界人口總數92%的非英語語系國家,近9成中國網民的潛在需求,中文郵箱名可能引發新一輪郵件廠商貼身競爭。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