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5 月 18 日消息,今日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宣布,即日起,超級電視在全渠道的銷售職能回歸樂視致新。
調整后,梁軍將直管超級電視的銷售,同時樂視致新將在人員、組織等方面實現資源整合:第一,超級電視的銷售職能統一并入樂視致新,超級電視相關的銷售團隊將由梁軍直接管理;
第二,LePar體系的組織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和調整,LePar將設立東部、中部、南部、北部四大線下銷售區域總部,分區管理此前的 13 個大區。
在此之前樂視超級電視的銷售由樂視銷服平臺負責。
2016 年 11 月 10 日,樂視宣布在智能終端事業群(中國)下設“樂視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中國)”,原樂視生態O2O及LePar(中國)負責人張志偉出任樂視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中國)總裁。
據官方介紹,樂視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以LeMall和覆蓋全國的LePar構成的自有O2O體系為核心,整合其他各類優秀第三方渠道為輔助。同時,這一平臺全面承載樂視生態包括超級電視、超級手機、VR、AR以及MFL所有智能終端產品的銷售與服務。
此次架構調整由此將此前歸于樂視致新和樂視移動的超級電視和手機接手,但這也導致了上下游體系的信息不對稱。 5 月 16 日,在樂視共享電視發布會上,上百位樂視銷服體系員工臨時進京的,一位銷售區域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目前負責樂視上市體系的梁軍要解決此前樂視一直存在的上下游產銷信息不對稱問題。
上下游產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直都有,而對于今年的樂視而言,這種調整顯得更加緊迫。 2 月底,梁軍曾公布了 2017 年的銷量目標:“大屏智能終端硬件銷量保 700 萬、爭 800 萬臺”——這并不是很容易達到的數字。
在賈躍亭 4 月發布的致股東信中也提到,去年樂視致新凈利潤虧損 6 億多元,這直接導致了樂視網凈利潤的下滑,而根據目前樂視致新的增速,預計 2017 年樂視大屏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利,體現在業績上,預計將為樂視網凈利潤增加數億元。
根據樂視網 2016 年財報,樂視網的凈利潤極大一部分來自于少數股東的巨額虧損,其中承擔著重要份額的就是樂視致新。梁軍近日對此回應說,消滅這種說法的辦法就是讓樂視致新盈利。 2016 年,樂視的戰略規劃就是要樂視致新虧損,而今年樂視致新要考慮現金流、考慮盈利。”
這也意味著,在此前承擔著上市公司虧損的樂視致新,在 2017 年必須更大規模地盈利,以保證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上下游體系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是樂視致新想獲得更多利潤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而開始接管樂視上市體系讓梁軍便于梳理銷售體系。 3 月 28 日融創中國的 2016 年業績發布會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提到了對樂視的諸多看法,其中,他提到,上市體系要有完整的封閉性,資金是封閉的,在合作協議里要求上市體系一定要有CEO,“原來是沒有的。現在要有人來管,現在梁軍在管。”
不過,對于梁軍將接管樂視上市體系擔任樂視網總裁,梁軍本人并未回應,樂視方面近日則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樂視銷售體系的歷次調整
2016 年 2 月,樂視宣布,原樂視控股LePar銷售副總裁張志偉調任樂視生態O2O銷售平臺總裁,負責O2O業務總體戰略規劃與業務管理,向樂視生態全球CEO賈躍亭匯報。該生態O2O銷售平臺將作為樂視生態一級平臺型業務組織,將樂視商城、LePar、第三方線上旗艦店、線下樂視旗艦店等自有銷售體系全部囊括其中,還包括支撐高效運營和用戶服務的相關體系。
3 月,樂視線下體驗銷售平臺LePar宣布獨立,樂視將成立O2O實體公司,LePar和樂視商城作為BU(業務單元), 2016 年獨立運行,但運營打通。根據樂視的銷售體系架構,其自有銷售的線上是樂視商城,線下是LePar。
2014 年 8 月,樂視推出“LePar超級合伙人”計劃,通過“O2O+C2B+眾籌”合作模式。據官方介紹,LePar體驗店不是單純的線下展區或體驗區,而是具有體驗、購物、物流、服務、交互等多重功能,并成為用戶聚會、樂視產品落地和與用戶溝通的平臺。
2015 年 4 月,樂視LePar超級合伙人峰會上,時任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銷售副總裁的張志偉曾表示,“根據目前樂視全球控股公司的規劃,公司預計在 2022 年實現IPO,我們會拿出5%的股份,作為銷售類LePar(LetvPartner)的激勵。屆時,全部LePar所能分享的股票價值將達到 850 億元。"
樂視商城成立于 2013 年底,由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視TV所建,起初是由樂視TV自營的B2C電視垂直類購物網站。
3 月 10 日,樂視網發布公告,宣布其將剝離虧損的電商平臺,樂視商城,樂視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也因此都歸非上市公司部分所有外。(譚宵寒)